Vol.65 现充:刈香、看书

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旬,厦门的天气一直都是晴朗,最高气温每天都徘徊在22摄氏度上下。

光阴荏苒,又是新春。正月还没过完,年味还是十足的。过去的几天,故事颇多,藉由以下关键词回顾回顾吧。

集美大社元宵刈香

首先元宵这天出发去了趟集美,体验一下大城市仅存的民俗活动——刈香。

初见这个词我还去 Google 搜索了一下何为“刈香”,原来是进香之意。原来闽南这一片都有这一习俗,据说泉州南安是在正月十一,而集美的大社(也就是我参加的这一场)是在正月十五,其余村镇的情况,我就没有过多的考究了。网上资料太少,研究起来也得费一番功夫。

今年的刈香活动和去年的路线无异,时间也是朝八时到夕五时。但毕竟地点位于厦门岛外的集美学村,赶早上那场简直是丧心病狂,于是一行人(我、苍老师、雨伞酱)约好中午再聚,看下午场在时间上也绰绰有余。

中午三位小伙伴在龙舟池边上的一家店里吃套餐。这店是当地导游雨伞酱所推荐的。三人点了一样的套餐,现在我忘了那套餐的名字了,兴许是叫卤肉饭什么的吧?人均12元,有一碗饭,浇有卤肉酱,还有一盘油白菜,以及一碗紫菜汤。无论哪一盘哪一碗味道都恰到好处,虽不算惊艳,但能算物超所值。

午饭后,一行人信步闲逛,沿着龙舟池一路走去,绕了几圈归来堂,之后往大社菜市场走去。正午的阳光洒在身上足够令人躁动,也许是多穿了一件毛衣的关系吧,稀稀疏疏冒出了汗来。

这是我是第二次见到鞭炮。第一次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同父亲一道去了一趟泉州乡下走亲访友,那时也正好是春节正月,家家门前燃放鞭炮,路上都是一堆堆红红的碎纸,随风飘散。第二天再次路过时,依旧是乱得不成样子。

为何次数如此之少呢?这事解释起来也简单,厦门岛内自90年代初期开始变不允许燃放烟花炮竹了,销售都是禁止的,更别提燃放了。由于鞭炮对我而言难得一见,今儿这民俗活动也得来仔细瞅瞅。

在前往下午刈香活动的起点——大社菜市场——的路上,一个小男孩在自家门前燃放炮仗。只见他娴熟地抓起一支,用打火机点燃后便迅速地扔向自家门前的大马路上。嘭嘭嘭,响声此起彼伏。这也提醒我留心地上的一些未燃的炮仗……

戴起苍老师赞助的口罩,站在活动出发点,只听鞭炮声此起彼伏,广播大喇叭正播放着木偶戏台上的台词。此时正是午后1时,阳光特别明媚,穿透稀疏的云层普照大地,这和逐渐浑浊的空气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不一会儿我们的队伍就扩军到了四人,福利冻也加入了进来。他好像是集美某高校的研究生了,具体啥专业我也没细问。一行人戴着口罩,忍受着各种噪音,在一群群手持香火的人群中,静静地等待活动的开始。

活动开始了,各种隆重。敲锣打鼓,载歌载舞,热闹至极,毫不夸张。也许这是我所无法详细记述下来的。如果您有机会也请一定前去观看。

就这么在庙前绕了4-5圈,队伍渐渐往鳌园走去。我们也尾随其后,前往今日到访集美的另一个目的地。

为了能免票进入嘉庚公园这一收费景区,除了晚上夜访之外,大概就只有跟随这支队伍了吧。我们取道别处,并没有完全跟随队伍,稍微绕了一下才到景区内。一来避免了污浊的空气,二来远离了吵杂的声响。进入景区内,一行人开始各种玩耍。

打开 ingress 又是一战,一路争夺 UPC,刷着难得的 UPV 数据。

各种细节就不细说,之间队伍已经绕回鳌园,在门前的大花坛绕着圈子,大概也有4-5圈。周围鞭炮声此起彼伏。正当队伍逐渐远去之际,有一位站我们边上默默关注活动的人突然点燃了焰火。只见炮仗一注注射向天际,在不足百米开外的天空中注意绽放。地上的人纷纷逃离发射点,有的一边跑一边回头,看着这难得的“白日焰火”。

如果这焰火是在晚上,那一定是极美的。

活动的后续对我们一行四人而言显然是不重要的。我们走入鳌园,在嘉庚先生的墓边游走,坐在高高的石碑下躲避着正午的烈日。

位于海边礁石上的这块陆地,四周还抱着大海,可以远眺厦门本岛,空气无比的清新。这里的游人稀稀疏疏,并不是一处非常出名的景点,也许这也是它的好处吧。

时间过得真快,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一路前往陈嘉庚博物馆。这博物馆从外头看起来挺大,里头共有四层,最底层位于第平面上,但却不算层数。走上长长的阶梯,登上第一层,门面很宏大,迎面立着一尊陈嘉庚的雕塑。

我们在里面参观了位于一二层的4大展厅,见证了这一华侨旗帜不平凡的一生。

走出博物馆,一边扎着针包,一边漫步闲游。时间已经4点有余,我们慢慢地又走回了最初相遇的那家麦当劳。一路上点家门口整整齐齐摆放着红色鞭炮,原来刈香活动之后还要经巡此地,各家各户正做着迎神纳福的准备。

再回头说说那家麦当劳吧。它位于路口处,正午我们正是在这里碰头相聚,想不到傍晚又闲游至此。

路口站着许多人,交警也出动了。随着我们的靠近,震天的锣鼓声也逐渐增大。原来按照既定路线,此时队伍正好要经过此处,周围聚集着一群看着热闹的人,当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手持香火。

过没多久,队伍慢慢从前一个路口朝向这个路口而来。公交被迫改道,路口实行管制。

热闹劲儿不减,又是劲舞又是舞龙的迎接着神明。神明如期而至,一波接着一波。只见队中的青壮年建康轿子,一路前行一路摇摆。神明所到之处,路口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瞬间就燃放了起来。一路接着一路,一家接着一家。热闹!

这架势,反倒是我这种城里来的要感叹:村里人真会玩!

随后,我们沿着游行相反的路线前行,随后到了一家甜品店里坐下。一行四人点了一样的甜点,落座下来闲谈着自己在假期里的游记与遭遇。

夜幕降临,我们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。沿路所到之处的鞭炮纸耳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,这就是城市环卫的魅力,远非乡镇村所所能企及。

绕了半个厦门岛回到了家,一天的活动久久无法忘记……

买书如山倒,看书如抽丝

大部头讲完,开始讲讲一些闲事儿吧。

最近开始关注亚马逊的 kindle ,其实还真像自个儿买一台设备来看看书啥的。可是我也有点自知之明,现如今的我,早已被有大学之前的那股爱书如命的劲儿了。

以前,我几乎每天到家附近的学府书城去闲逛,看会儿闲书,转转翻翻。临近九点半书店打烊,我还能拐个弯儿到边上的光合作用书房继续我的觅书之旅。虽说也就是翻翻转转,很少有自己能在书店静静看完一整本书的情况发生,大多数还是买书回家自己一人的时候看。

之后渐渐地去得少了。到了北京年大学,好像染上了慵懒的坏毛病。寒暑假不再去书店吹空调或者暖气了,而是宅在家里看着电脑。

不久,买书的习惯转移到了网上,实体书店很少再去了。光合作用书房倒闭了,外图学府书城也缩水了……

如今重新拾起书本,不晓得该哭还是该笑?

起因很简单,假期很是无聊,我觉得得做点事儿来充实自己。我在 Google Play 上闲逛,看到图书中有基本自己想看的中文书正做着免费的特价促销,我就买了几本看看。没几天我就看完了鲁迅的几本小说,还捣鼓着从 Gitbook 上弄几本 epub 书放在 Play Books 中以便随身携带阅读。然而我发现,Google Play 上的中文书籍还是太少,要么就是以美元标注的售价远超国内,贵得离谱。

后来我无意间翻阅亚马逊时,想起了以前留心过的 Kindle,大学的时候,部门的吉利同学就有一台,他经常看书,书架上摆着很多书,amazon kindle 里有多少本我就不清楚了。现在回想起来,他还真是个能人儿,口才出众,处事圆滑。目前他现在在北京的一家运营商里做会计一类的职务,年前还和他有些许联系。

匆匆忙我在亚马逊上买了一整套《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丛书》,9本书只要0.99元人民币,简直就是白送啊。于是买了一套,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。同时我也购入了很多免费书籍,虽然没有“买”的成分,但是添加到书架上也毫不含糊,看不看再说。

想想这个假期,至今为止看完了三本书,还有三本书看到一半。直到我看到了曾国藩的“日课十二条”才醒悟过来,他说“读书不二”,在看完一本书之前,断不可再看其他书。想想也是,有多少事情自己做得虎头蛇尾过?一切成功都是贵在坚持啊!

百种弊病,皆从懒生。懒则驰缓,弛缓则治人不严,而趣功不敏,一处迟则百处懈也。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嘉言钞》

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嘉言钞》

近期看完柯南·道尔的《四签名》,书中有一处说到最好的休息就是去干别的事儿。自己以前也有过如此的感悟,回看过往人生路,哪一次的休息放松是真心的舒坦呢?还不是重大课题或者考试完美通过后那一夜的短暂调整?

所谓付出与回报大概就是这样。你付出的越多,你得到的就越舒心。你在学习工作上越加见缝插针,那些难能可贵的休息感觉起来就越加甜蜜难忘。

读书是个好东西,希望你也能够拥有!

由于攒着一堆事儿等有时间了才一次性吐露,篇幅难免太长……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Vol.65 现充:刈香、看书